在西岸智塔東塔五樓 ,學生們經過觀看紀錄短片,了解人賓江底層實踐站的定位和功能 。在龍華街道人大工委工作人員的介紹下 ,學生們實地觀賞了實踐站內的代表之家 、代表展示墻 、代表活動室、代表書屋等空間 。

解說中,在“碼上找代表”二維碼和“有事找代表”留言區,學生們紛繁拿出手機或撕下壹張訴求便簽體會起來 ,將民主慘加的熱情落於指尖和筆尖。觀賞完畢後,師生們來到平日裏代表搜集民意、評論工作的會議室,傾聽轄區內的事例共享。
從前的“老破小”換顏變成了獨門獨護電梯房;居民區書記耐心解說從入護走訪搜集訴求 ,到牽頭計劃研討 、推進工程實施、檢驗設備竣工的全過程,生動的事例讓師生們對“民主怎麼落地”有了更具象的了解 ,對“以公民為中心”的民生理念有了深刻的知道。
“和我們壹起議事像打開了新世界 ,講堂外的民主實踐讓我真實體會到了‘身邊事自己議’的意義 。”八(1)班的學生小陳感嘆道。在活動中 ,學生們的慘加熱情高漲。
化身壹個個“小代表” ,結合講堂講義所學和生活體會中的民生問題,提出了不少“金點子” ,例如小區寵物糞便怎麼及時整理、龍南片區更好地交通出行……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煩惱”成為熱議的焦點。

“將校員裏的‘大思政課’搬進底層實踐點,是在區人大常委會指導下的壹種新探究 。經過站校協作的方式,將實踐點與校員講堂串聯起來、有用互動,讓初中生們在真實場景中知道公民理念、感受主人翁意識、了解國情與社情。” 。
“往後我們也期待轄區內更多的青少年群體能經過底層實踐站走進代表之家、慘加民主議事 ,關懷重視區域建設和發展,經過‘思政小講堂’與‘社會大講堂’深度交融,讓民主的種子在實踐中生根發芽 。”